星空·综合体育”到“去环保”,一部分企业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自身优势方向,这种回归既有聚焦,也有对于概念的祛魅,这是企业在商业上的成熟。
名称是企业的第一张名片,一个得当的名称既能精准传达企业的定位,又能够让人印象深刻。
环保企业的名称,格式通常为“XX 环保”或者“XX 环境”。对比下来,环保领域是在名称中将所属行业突出得最显著的行业之一,且在业内曾多次出现在名称中“加环保”的现象。
但是,近年来又出现了不少“去环保”案例,与之前的“加环保”形成了强烈反差,甚至有企业分别经历了“加环保”和“去环保”,环保企业的名字中似乎潜藏着决定企业兴衰的玄机。
“去环保”的底层原因是什么?从“加环保”到“去环保”,行业的发生了怎样的变革?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解析更名背后的底层逻辑,以及“去环保”现象的启示。
2024 年 7 月,“上海盛剑环境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上海盛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原因是:
近年来,公司聚焦半导体附属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电子化学品材料的研发攻关、创新应用,在研发验证、机型升级、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前公司全称中的“环境”“系统”已不能准确描述和涵盖公司当前部分业务。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公司业务布局和经营现状,充分发挥公司品牌效应及品牌优势,使公司全称更贴合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战略方向,将公司全称进行变更。
2024 年 10 月星空体育, 南方中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发出公告,中金环境拟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南方泵业,吸收合并完成后,公司名称变更为“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南方泵业”。更名原因是:
吸收合并和更名方案有利于聚焦先进制造业主业、减少管理层级、提升管理效率、强化南方泵业的品牌效应和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开资料显示,2021-2023 年中金环境业务板块中,泵业营收占比达 78.5%、80.9%、88.2%星空体育,环境治理业务营收规模较小,盈利能力较差。
不同于圣剑的“去环保”,南方中金此次改名是回到了“2011-02 至 2016-04”的状态。自成立以来,南方泵业共更名 5 次,情况如下:
从历次更名不难看出,“南方”和“泵”是现南方中金企业名称的核心词汇,前者表示企业所在方位,后者表示企业核心业务,公司 2010 年 12 月在深交所发行上市,股票简称即为“南方泵业”。
更名为“中金环境”的原因则是,2015 年至 2016 年期间,公司收购“金山环保”星空体育、“中咨华宇”等公司,将业务范围和商业模式向环保治理业务与 PPP 模式方向拓展,为了使公司名称能更准确地反映公司的业务结构和未来发展规划,故而更名“中金环境”。
2024 年 11 月,“深圳市朗坤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深圳市朗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证券代码“301305”和证券简称“朗坤环境”暂时不变。更名原因是:
随着公司经营范围的扩大,公司业务由有机固废资源化处理业务单一板块扩张为生物质资源再生业务与合成生物智造业务两大板块,为符合公司目前业务实际情况,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变更公司名称。
朗坤环境成立于 2001 年,是专注于生物质废弃物生物科技资源化的科技型企业,从此次更名方向和公告说明可以发现两层含义,一是突出企业的科技属性,二是业务范围的描述从“有机固废处理”扩展到了“资源再生”和“合成生物智造”,后面两个方向显然更具前瞻性。
类似的“去环保”案例近几年一直存在,例如:2020 年 12 月,“侨银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侨银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由“侨银环保”变更为“侨银股份”,意在更准确地反映“城市大管家”的战略升级规划。2021 年 12 月,景津环保也公告表示,“景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景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意在聚焦和凸显装备主业。
不难发现,上述企业虽然都曾冠以环保或环境之名,但分别来自不同的领域,环保是这些企业的业务场景,而“去环保”的本质是回归优势和聚焦主业。
在“加环保”阶段,很多企业在名字中加上了环保,一些是聚焦环保主业,还有一些是“借势”。
不管是之前的“加环保”还是现在的“去环保”,更名这一动作表明企业在调整自身的战略定位。
环保行业初期阶段受政策、资本等因素影响较大,同时不少企业处在发展初期阶段,很难一开始就有清晰和正确的战略,业务方向、商业模式等都在探索中,不少企业尝试了很多赛道。
但是,随着行业进入中期的淘汰阶段,环保企业需要根据初期探索情况调整方向和取舍聚焦,宽而不精已经不再适宜行业未来的发展。因此,战略纠偏是环保企业在产业转折期的关键。从前述几个“去环保”的典型案例来看,纠偏的核心是回归自身优势方向。十多年前是环保行业的进场风口,伴随着风口的过去,信息差、资本差、资源差这些属于上半场的商业秘密都被抹平了。
企业往自己的优势领域去,才能有更好的经营状态和更大的胜算,毕竟环保企业当前面临的局势是“活下去”,大部分存续企业的机遇在于过往积累的核心优势上。
环保行业发展的时间还是太短了,尤其是在前期,企业容易在看似选择很多的环境下左右摇摆,但最终会在摇摆中找到最佳战略,锚定在最具优势的方向。
以业务类型分类星空体育,环保企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型企业,主要是以投建运模式服务于多领域的企业,一类是专向型企业,主营业务专注于某一方向,商业模式相对单一。
两类企业处在产业链的不同位置,企业禀赋、优势、模式各不相同,且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综合型企业以国企为主,专向型企业以民企和混合制企业为主。
这种分化本质上是企业向各自核心优势聚拢的结果,也就是说行业本身在发生一种演变,即产业链上下游都在围绕核心优势各归其位。
企业聚焦核心优势,表面上看是进行了业务的取舍,但长期看并不一定意味着业绩规模缩减。在产业链成熟和集中度提升的趋势下,聚焦优势主业带来的反馈是更健康持久的增长和更大的细分市场占比。
从商业角度看,综合型和专向型两种模式各有特征,国内的市场足够大星空体育,也都有可观的市场空间,综合型自不用说,专向型也足够施展。
但是,从产业链的角度看,一家拔尖的专向型企业的价值,要远远高于一家庸常的综合型企业,这在部分上市公司的市值的成长性指标中可以看到。
就国内环保产业格局而言,综合型企业层层叠叠数量庞大,同质化、属地化特征明显,随着行业进入存量阶段,再加上资产整合的难度,增长空间将受限,未来的方向在于存量升级。
对于各专向领域,同样会受到市场降温的影响,但头部和腰部企业或将迎来集中化红利,少部分形成品牌企业还将获益于品牌红利,这是一些企业改名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上述“去环保”案例发生在十四五期间,是环保行业从高增长回归常态化、从狂热向理性转变的转折期,结合这一背景不难看出,环保这个概念的价值已经从高点回归,这一点在今年的环企IPO撤单潮中也能得到侧面印证。
概念的价值,本质是行业发展早期由于信息差、认知差带来的高估值。基于环保早期的概念价值,“追风口、赶趋势”是过去一阶段产业发展、企业经营的惯性思维。
因此,对应于“去环保”,行业在大约十年前出现过“加环保”浪潮,彼时正值环保产业爆发前夜,环保企业受到各方青睐,“环保”二字的价值节节冲高。
十年之间,浪潮退去,驱动行业发展的要素转变,环保概念的价值也发生改变,环保的发展已经走过概念阶段,企业自是“乘风而来,风止而去”。
与之伴随的是环保企业的战略纠偏,尤其是细分赛道中的企业,越来越清楚回归优势、聚焦主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再往后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和估值将更多地建立在自身的核心优势上,没有一个坚实的主业内核,一切概念包装都是空中楼阁。
环保概念的回归意味着企业经营的回归,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企业需要聚焦核心优势、主营业务、商业逻辑、市场需求,追逐概念最终是无效的。
从“加环保”到“去环保”,一部分企业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自身优势方向,这种回归既有聚焦,也有对于概念的祛魅,这是企业在商业上的成熟。
大道至简,直面用户需求、直面商业本质、直面发展规律才是根本,企业一旦坠入对概念的追逐,就偏离了发展的大道。
国内的商业环境,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和沉淀,已经走过了大鸣大放、虚张声势的阶段,各行各业都需要提升专业化、精细度,这种转变只有企业专注聚焦才能实现。
如今,外有封锁、内有过剩,企业面临严峻生存形势,头等大事是厘清核心优势并锚定战略方向,储备兵马钱粮,准备打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