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环保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了每个人的责任,下面小编整理了环保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答:油炸食品,罐头类食品,腌制食品,加工的肉类食品,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奶油制品,方便面,烧烤类食品,冷冻甜点,果脯线、垃圾食品的危害具体有哪些?
答:“三高三低”:高热量,高钠,高脂肪;低纤维,低维生素,低矿物质。钠盐或糖类含量过高,含致癌物质等特点,长期食用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答:雾霾形成要素主要有3个:一是生成颗粒型扬尘的物理基源。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地区,其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二是运动差造成扬尘。三是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合聚集成霾。
答:在世界各国环保呼声日益高涨的形势下,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人类首次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将每年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3、1997年我国首批6个城市被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仿城市,这6个城市是?
答:《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保护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城市垃圾污染防治法》。
答:因为吃野生动物一是破坏生态环境,是我国很多野生动物物种濒临灭绝,二是吃野生动物,还容易传染病菌。
答:生态城市是指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经济发达,生产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城市。
答: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环境许可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清洁生产制度,生态补偿制度。
23、许多人喜欢早晨锻炼身体,但从环境角度来看城市早晨空气并不新鲜,为什么?
答:由于早晨空气中又是有逆温层,即大气上暖下凉,这种情况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在工业区污染更严重。
答:可概括为“两级五类”,两级值: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五类值: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半岛体育,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样品标准。
答: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
答:学生切实掌握各种教材中有关环保内容;师生环境意识矫情;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活动;校园整洁优美。
答:重大污染环境事故罪值违反国家的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理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肺而不,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答: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始终是在不断进步的,虽然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经常给生态系统带来各种污染,但在一段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又能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
答:在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连接起来的锁链关系,叫食物链。 例:微生物——浮游动植物——鱼——人,就是一条食物链。
答:引起赤潮的主要原因是海水中有机物特别是氮磷的含量过高。赤潮发生时,浮游生物会排放出神经毒素,严重时会使鱼类大量死亡,并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
答:水土保持规划是为了防治水土流失、做好国土整治、合理开发利用并保护水土及生物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林牧生产和经济发展,根据土壤侵蚀状况、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应用水土保持原理、生态学原理及经济规律制度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的总体部署和实施安排。
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可以吸收地面散失的热量,但一部分热能重新传回大地,对地面起了保温作用,这种类似暖房温室的效应叫温室效应。
答:泡沫餐具、塑料袋等因其难降解分化,且燃烧时产生毒气,填埋时会破坏土壤结构,故称为“白色污染”。
答: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和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遇到水蒸气会形成高腐蚀性的酸性沉降物,称为“酸雨”。
答: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衰变过程中放出α、β、ν等射线的现象,叫放射性。其射线可杀死生物体内的有机体,引起癌变、白血病、骨髓病等。
答:比重在5以上的金属称重金属。环境污染指的重金属主要是汞、镉、铅、铬及砷等毒性显著的重金属,也指有一定毒性的锌、铜、钴、镍、锡等。由其所造成的污染叫重金属污染。
答:绿色食品是指经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
答:濒危意味着仅存少量半岛体育,采取措施还有挽救的希望,灭绝意味着永远消失,不可能再有。
答:生物所需的物质,如:水、碳、氢、氧、氮、硫、磷、钙、镁、钾、钠、氯等,在地球表面各圈层之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生物之间迁移转化和反复利用的过程。
答:是指在某一区域(流域)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环境容量),并以此进行合理分配,最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源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
答:生态修复是指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人工实施,调整受损或退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系统的结构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健全,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以及环境质量的安全可靠。
答:指1953年至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市的公害事件。经调查分析,是由于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持续排入水俣湾河域,鱼贝类将水中甲基汞富集,人食用有毒生物后,出现了中枢神经甲基汞中毒症状,导致中毒或死亡。由于该病发生在日本水俣市,故称为“水俣病”。
答:指含植物营养物质的废水进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并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导致鱼类等窒息和死亡。
答:指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生物、原生动物、细菌剧烈繁殖、高度聚集,引起海域生态的异常,并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答: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其基本特征是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政策性强。
答: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利用光能、风能等自然界中的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及对环境的污染。
答:电镀等行业中产生大量含氰化物废水,氰化物遇酸容易生成氢氰酸,氢氰酸是挥发性酸,是剧毒物质,空气中含极小量即可致命,氰化物可通过呼吸道、食道及皮肤浸入而引起中毒。
答: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凡是排放三污和污染环境的,治理措施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答: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为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产品的再使用原则,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3R原则的关系是:
答:(1)光合作用时放出氧气;(2)释放水气,润湿空气;(3)吸收热量,降低气温,;(4)吸收灰尘,清洁空气;(5)除菌消毒,净化空气。
答:家庭影音系统音量过高会产生噪声;空调房内空气不流通或温度过低,我们就容易被病毒感染而生病;手机、电磁炉和微波炉等可产生电磁辐射。
答:焚烧秸秆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雾、烟尘,CO2、CO、NOX、SO2、等污染物质,使局部大气环境质量恶化,危害人民身体健康,诱发肺部,呼吸道和眼部疾病,在潮湿的天气易形成酸雾或酸雨,对城镇建筑,电力设施等产生腐蚀作用;影响公共设施交通安全。
(4)垃圾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而且是许多有害生物的巢穴,也是传染病的根源。
(2)经呼吸道吸入,主要是硫和氮的氧化物引起急性和慢性呼吸道损害,原先就有肺部疾患,特别是年幼的哮喘患者受酸雨影响最为明显;
(3)来自地球表面微量金属的毒性作用,这是酸雨对人来健康最具重要性的潜在危险。
(3)同汽油相比生物燃料可以减少70%的二氧化碳和30%的有毒化学物质,每吨燃料乙醇产生2t的二氧化碳;
答:滥用激素催生催熟的瓜果蔬菜食用的恶果绝不仅仅是导致风味不佳,激素还会在农作物或动物体内蓄积,人吃了以后有可能造成发育异常,内分泌系统紊乱,甚至增加患癌症的危险。
(1)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副产品,目前,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答:因为在交通干道边机动车尾气所排放的有害气体浓度(一氧化碳等)是其他地方的十几倍甚至上百倍,空气污染大,危害身体健康。
答:鲨鱼在海洋生态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海洋食物链上位于顶点位置。对鲨鱼的过渡捕捞,会使一些弱小鱼类大量繁殖,消耗有限的食物,从而会破坏整个海洋的生态平衡
答: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辐射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其害。人类活动导致臭氧层的减少,主要是冷冻剂、喷雾剂、除臭剂等会破坏大气中臭氧的浓度。
答:可耗竭资源是在任何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范围内,资源质量保持不变,资源蕴藏量不再增加的资源,如矿产资源、石油、煤炭等;可再生资源是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不断增加的环境资源,一般是指有生命的物质,如动物、森林、草原、微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要素组成的环境系统。
68、环境监察人员在排污收费时,严格执行排污费征收政策、规定和标准,必须做到什么? 答:一是不得提高或降低标准乱收费;二是不得擅自减、免、缓征排污费;三是 不得挪用、乱用排污费。
答: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称。它包括 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70、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未来5—15年环境保护工作的七大任务是什么?
答:①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②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③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④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⑤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⑥以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辐射环境安全;⑦以实施国家环保工程为重点,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7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是?
(1)能源资源品种丰富,但资源质量较差,分布不均匀,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
(1)从农村能源与环境方面来说,农村能源的结构和利用方式不当,会给环境,尤其是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压力;农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可以促进畜禽粪便、秸秆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改善环境。
(2)从农村能源与气候变化方面来说,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与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密切。
(2)农村能源消费依旧以生活能源消费为主,生活能源消费依旧以传统能源为主;
(5)农村商品性能源消费规模在不断地增加,可再生能源是农村能源消费的新亮点。
(1)随着生产的发展,化肥农药不合理的大量使用,畜禽养殖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任意排放,使各种污染物在农村地区内严重。
(3)村镇或布局分散,或延展过长,于生产、生活和公共设施的安排都极为不便。
答:日本水俣湾水俣病事件、日本富士山痛痛病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丘陵山区的分水岭应沿分水岭走向设置分水岭防护林,水土流失严重的秃山和陡坡呈块状半岛体育、片状、或带状营造护坡林,退耕还林的陡坡地,是大量营造护坡林的重点;
(3)在各种形式侵蚀沟的沟头、沟坡和沟底都应设置侵蚀沟头防护林,以制止沟头前进、沟岸扩张和沟底下切;
(5)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在土质较好、背风向阳的坡上,应积极发展果树、木本粮油树和其他经济树种。
答:(1)臭氧层破坏(2)气候变暖(3)酸雨蔓延(4)生物多样形减少(5)大气污染(6)森林锐减(7)土地荒漠化(8)水体污染(9)海洋污染(10)固体废物污染
答:(1)大气污染日益加重(2)水域污染问题突出(3)垃圾围城现象普遍(4)噪声污染普遍超标(5)水土流失难以遏止(6)沙漠化不断扩展(7)生物多样形减少(8)水源短缺(9)耕地资源减少(10)森林资源供不应求
答: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以及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它包括数以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包括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半岛体育。
答: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
8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指出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85、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国十条”发布,其目标和措施堪称“史上最严、最硬”,“国十条”具体为哪十条?
(4)对环境保护执法情况的监督等。环境保护举报事项的办理程序:登记立案,协调分办,限时办理,及时反馈,定期公布受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等。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8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对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的行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采取什么措施?
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处两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8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在哪几种情况下,建设单位必须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
答: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化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
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斯坦福大学d。海斯倡议,在全美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半岛体育。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以保护地球为宗旨的群众运动,美国民间组织将4月22日定为“地球日”。1990年,由世界知名人士、环保专家、环保组织组成了“地球日”协调委员会。从此,4月22日被定为“世界地球日”。
世界环境日是为纪念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而设立的纪念日。在1972年举行的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灯环境会议,是各国**第一次共同研究环境问题的历史盛会,会议提议将其开幕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并被同年举行的第27届联合国大会确认。
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定:从1993年开始,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这标志着水的问题日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世界水日”的确定,旨在使全世界都来关心并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一天,各国根据自我的国情,就水资源保护与开发,采用各种形式,分不一样层次,开展各项活动,以提高公众水意识。
人类的一切社会和经济活动都极大的依靠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确立“世界水日”,既总结了历史的经验,也体现了对今后的展望。纪念“世界水日”是为了唤醒世人都来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经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世界保护臭氧层日”。臭氧层破坏是人类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自70年代以来就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自1976年起陆续召开了各种国际会议,经过一系列保护臭氧层的决议。尤其是在1985年发现了在南极周围臭氧层明显变薄之后,国际上保护臭氧层以及保护人类子孙后代的呼声更加高涨。